戴表這習慣從12歲開始至今,最初的電子表、石英表到后來的機械表,從最初的守時到現在的手飾,手表于我而言不僅是一種計時工具也是載體,承載著歲月。 習慣左手腕上的那一點重量,也習慣了戴表前對對手機屏幕上的時間。 剛開始不適應,拿去代理店修理,師傅說:“機械表,快慢個兩三分鐘是常見的事呀?!? 慢慢,調時間上鏈條的次數多了,對“時差”便有了更為廣義的理解。 時差的產生并不取決于所處的經度,有時候在同一時空下,根本上,有些人之間已經存在著時差。 同步或等候,你我都要無常時差領略透。
說回選表,腦海中總會有幾個使用場景畫面的閃現與向往,選擇一個腕表品牌,從某種意義來說,代表了我們在選擇怎樣的人生態度。 “參差多態,乃是幸福的本源”。 新表到,為它,對焦,摘下懷念。
年輪里面裝載計時工具。
圓是那個令人甜蜜笑臉。
圈圈圓圓年年。
2022.11.03
偶爾還好有顆月亮可賞。
柳葉針與羅馬數字時標。
緩慢的時針,會折返最初原點。
上鏈的心跳。
肌理說。
每月仍盼望笑面重現。
“22517”是一個什么簡稱?
歌詞。
然后突然今秋_…
人面跟水晶表面對照。
哪有什么車配什么表,那此刻簡稱“寶寶”。
痕跡。
我就是我。